close

如果希望孩子獲得適切的教育,就必須時時思考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最終會讓他們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不然可能永遠都會被眼前的事弄得手忙腳亂。

我們必須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 首先是行動上的目標:

1. 自立

2. 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孩子的生活型態是在各自的體驗中形成,因此父母及老師在與孩子相處時,必須時時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信念,這樣孩子自然就會知道自己什麼是能做,什麼是不能做。

孩子在確定自己的生活形態之前通常會去做各種嘗試,並遭遇失敗,但也因此學習到在這樣的狀況下自己能做些什麼,在不斷地嘗試中形成對自己及世界的信念。生活形態行程後是可以改變的,是自己決定要不要改變。

  • 再來是協助行動的心理目標:

1. 我是有能力的

2. 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

詢問孩子行為的目地而不是原因。

喜歡抗爭具有攻擊性孩子,總是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卑情結,以及給予克服自卑的慾望,他們虛張聲勢,長牙五爪好像用這樣簡單除暴的方法就能獲得成功及優越感。

良好的溝通不是出自愛,而是有良好溝通的地方才有愛。

如果不在孩子心中留下勇氣,他們的勇氣就會變得破碎,如果只是懲罰責罵及批判孩子,只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糟糕,雙方的距離更遠,這樣在最需要的時候就無法要求對方改善自己的行為。

我們應該無視孩子問題行為,同時也要開始關注他的適當行為,這樣一來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慢慢減少,既然適當行為獲得了關注,他就沒有必要再用問題行為去引起注意了。

——————-

怎樣才能讓孩子重新獲得勇氣:

不稱讚他們的行為,也就是不做任何評價,和他共享喜悅、向他傳達自己的心情,這樣就能讓他獲得勇氣。再小的事情都不要視為理所當然,試著對孩子說「謝謝」、「我很高興」或「幫了大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ayu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